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在 “七一” 建党节来临之际,计算机工程系调研师生联合隰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共同开展 “非遗薪火映党旗 巧手钩织颂党恩” 主题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动首日,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苏静带队,组织近 20 名学生走进隰县文化馆非遗展示馆开展文化研学。在文化馆李丽老师的专业讲解下,师生们沉浸式参观了剪纸、面塑、刺绣等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展区。通过实物陈列直观感受非遗工艺魅力,借助数字化互动展示系统深入探究文化肌理,全方位、多维度了解隰县非遗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在非遗创新实践环节,我系师生与隰县文化馆深度协作,由县级非遗钩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荣领衔指导,组织 10 余名本地钩织能手与我系学生共同开展红色主题作品创作。活动现场,传承人从基础短针、长针技法讲起,结合图案设计原理,系统传授钩织技艺精髓。



创作过程中,我系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计算机图形设计知识融入传统工艺。在双方通力合作下,历经两小时匠心制作,数十件巴掌大小的立体党旗钩织作品精彩呈现。作品针脚均匀密实,锤头镰刀图案规整清晰,既彰显了传统钩织技艺的精湛,又寄托着对党的深情礼赞。师生们手持亲手制作的作品合影留念,纷纷表示:"用非遗技艺创作红色作品,比普通纪念品更有温度,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尾声,我系党总支副书记苏静与隰县文化馆馆长王红红共同展示党旗钩织作品并合影留念。苏静副书记指出,此次活动创新构建 “党建 + 非遗” 育人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传统技艺实践,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情感温度。她强调,未来我系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筑牢红色信仰根基,增强文化自信。
王红红馆长对我系在活动中的专业支持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就深化校地合作达成共识。后续,我系将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优势,与隰县文化馆共建 “非遗数字化创新实验室”。重点围绕非遗技艺数字化记录、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开发两大方向展开合作。

此次活动为我系探索 “科技赋能文化振兴” 开辟了新路径。未来,我系将以实验室为平台,推动 “非遗 + 科技 + 产业” 深度融合,助力隰县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数字化动能。
一审:张英
二审:米琪
三审:苏静